(启动会现场)
科技旗袍项目由我校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上海国际时尚科创中心、上海环东华时尚创意中心牵头发起,联合海派时尚设计及价值创造协同创新中心、bat365官网登录入口、纺织学院、服装学院、信息学院、化工学院以及与东华长期合作的一批科技、服装、纺织等领域的企业,共同配合推进国际时尚创意高地建设的系统创新工程。团队师生将海派文化与变形、变色、发光材料,激光雕刻与切割等科技元素结合应用,是纺织、材料、服装、设计、信息等多学科融合发展、创新的成果,展示了来自中国的前沿科技、上海的时尚流行以及中国大学的智慧力量,并于2017年首次亮相爱丁堡艺术节,受到业界及海内外媒体广泛关注。
刘春红对新一年项目开展提出具体要求,一方面在设计中要保留旗袍基本元素,突显海派旗袍文化属性,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作品科技含量形成专利成果,并通过增强现实等信息技术手段展示作品功能性等科技要素,全方位推动科技旗袍产业化进程。刘春红特别强调要在科研项目实际开展过程中持续促进创意教育、时尚产业的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将科技旗袍打造成为海派时尚与科技跨界结合的重要品牌。
科研处处长王宏志就完善团队建设机制、提高科研产出等方面提出建议,并交流了其科研团队在纤维材料变形变色方面的最新技术成果。上海国际时尚科创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范金土认为科技是设计实现的必由方式,科技旗袍项目为年轻人才贡献该领域可持续发展搭建了平台。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峻代表团队总结过去一年项目开展情况,提出跨学科组建海派旗袍工作坊建设方案,切实推进时尚创意产业多元跨学科发展,创新时尚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海派时尚协同中心主任刘晓刚教授,金顶奖设计师、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兼职教授陈闻等与会专家就加强理论探索、深度挖掘海派文化元素及产业化路径等内容提出意见建议。
为配合“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上海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和国际时尚之都,打造卓越的全球城市,科技旗袍项目应运而生。科技旗袍项目是跨学科、跨学院、跨部门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设计应用等方面的系统思考和有益尝试,过程中强调师生合作、校企合作、中外合作,通过爱丁堡艺术节这一全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艺术节,展示和传播海派文化及对时尚与科技的思考和理解。
育人“没有完成时”
一位好老师会影响甚至改变学生的一生。
在近30年的“教书匠”生涯中,团队带头人朱美芳教授继承钱宝钧、方柏容、孙桐等老一辈东华材料人创立的学科文化和学科精神,倾心培养关爱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她的言行也深深感染着身边每一位教师,用自己的学识与师德育人育心。
秉承“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育人理念,团队十余位教师长期坚持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工作,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和学科前沿信息融入理论和实践教学,针对不同授课对象特点,更新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受到学生欢迎。
(团队老师研讨工作进展)
团队邀请国内外材料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走进课堂,讲授最新学术研究进展、行业发展情况、产业发展趋势等。美国工程院院士程正迪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张希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Ray H.Baughman教授等悉数登上东华讲台,让同学们不出校门,就能了解国际学术动态。团队教师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在与国内外学者的交流碰撞中,开拓学术视野,把握研究方向。
在bat365官网登录入口高材系,该团队可谓带领学生开展科研实践的“生力军”。通过科研实践让学生了解社会、提升能力,这是团队培养学生的原则。孙宾老师说,尽管带实习的老师都比较年轻,家庭负担重,但每到暑假大家都默默克服小家困难,迅速切换到“科研实践”模式,带着学生一头扎进外地的企业车间。生产线上,老师们悉心指导学生寻找问题,组建团队,沟通协调,解决问题。酷暑难当,也挡不住老师育人“没有完成时”的热情。
作为一个研发高新材料团队,学生始终是老师潜心开发的首要“材料”。继朱美芳之后,团队“80后”博导左伟伟也加入了学院博导班主任队伍,细致入微地关心本科生成长。每年和新生一起过中秋,指导学生制订学涯规划,通过参与班级活动、邮件、微信、谈心等方式,做学生的知心人、引路人。
科研“永远在路上”
“做接地气的科研”是团队成员的共同目标。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研究课题;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科研方向。
近年来,朱美芳团队通过纤维与纳米、生物、仿生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在化学纤维理论和技术方面不断取得突破,重点研发与航天航空、国防军工、生命科学、信息和环保技术、新能源等相关的多功能、高性能和纳米纤维材料,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团队将“杂化材料”概念植入纤维世界,通过创新合成方法和纳米复合技术,对不同的有机、无机材料进行多尺度、多维度和多组分复合。让不同材料在纳米的微观世界中合而为一,变身为性能可控、功能更强的新材料。
一件真正的好衣服是将不同纤维织到一起,这种杂化纤维在功能上效力大增。水洗50次后,纺织品仍能保持优异的抗菌效果;可排汗、导湿的运动休闲面料,还能升级“加载”抗菌、阻燃功能……凭借功能纤维组合“招牌”,朱美芳团队研发的健康防护功能杂化材料项目2016年一举摘得工博会高校展区特等奖。
(团队科研成果亮相工博会)
团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3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50余篇,获省部级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0余项。在朱美芳带领下,团队首创有机无机、宏微结合的独特方法,在医用材料、石墨烯纤维、智能水凝胶等领域均有突破性建树,开发出具有光电转换、健康防护、生物医用等特殊功能的杂化材料及功能纤维,促进了我国化纤材料的高功能化、纳米化及智能化发展。团队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普项目“纤维新材料与百姓生活”,制作在线科普课程“美丽的纤维世界”,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曾入选“上海高校知识服务试点团队”,现已成为国内外纤维和杂化材料领域最具特色与影响力的研究队伍之一。
团队“奋发才有为”
朱美芳团队有个鲜为人知、带文艺范儿的名字:“蒙泰”。“蒙学善问,泰定求真”成为师生研习的共同追求。
早在1991年,bat365官网登录入口陈彦模教授创立了作为团队前身的课题组。20世纪90年代初,课题组将聚丙烯这种用来做蛇皮袋的材料做成细旦聚丙烯纤维,取名“蒙泰丝”,“蒙泰”由此得名。蒙泰丝柔软能染色,还可加入功能,实现了单一成果的可持续创新发展。这也成为该团队坚持的项目研发传统,从抗菌功能材料、齿科材料等均如此。
“团队文化很重要,制度管理也不能少。”朱美芳觉得,文化只有融入团队老师的内心,成为大家乐于浸润其中的氛围和风气,才能不断传递正能量。“自己要带头,要有高度、宽度和深度,还要有气度,要站得更高。”谈及自我要求,朱老师给出了简练的概括。
(团队带头人朱美芳老师在与学生交流)
严格是大爱,在团队老师心中一直流淌着这份爱。王瑞莉刚完成从博士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说起团队文化,她深有感触,“在最近一次面试科创学生中,我在现场严格发问,一下吓跑了几位报名者。”王瑞莉说,尽管有些“门庭冷落”,但指导学生的标准和要求还是不能变。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杨升元是团队最年轻的副教授。面对这位“85后”的青年才俊,朱美芳丝毫没有降低要求。杨升元说,开始不适应朱老师的严格,甚至有些想不通。没多久,在团队“严格磁场”中,杨升元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良好进展,他理解并认同了这份“严格”。在朱美芳的影响下,严格成了大家戒不掉的习惯。
“打破常规,敢为人先”,在朱美芳团队绝不只是一句口号。2016年底,伊朗籍教师木兰正式加入该团队,这是学校引进的第一位外籍全职教师。克服阻力、跟进式地解决困难,这一切的努力,都在为国际化学术团队建设打下前瞻性基础。尽管还不能用中文熟练交流,木兰老师已被团队友善相助、敬业勤业的氛围深深打动……除了上好《材料学概述》这门基础课外,木兰已经有了“尽快投入科研”的小目标。
这是一个奋发向上的团队,一个开拓创新、团结有为的团队。每个人都时刻铭记教师的初心和材料人的使命,他们奋斗着就是一团火,深情温暖脚下每一寸土地;他们奉献着有如一支歌,铿锵奏响心底育人的旋律。